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突破11亿千瓦,比10年前增长近3倍,占世界可再生能源设备总量的30%以上。 水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设备规模和在建核电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中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近十年来,我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如何? 你可以用数据说话。
“发电设备、输电线路、西电东送的规模分别比10年前增加了1.2倍、0.5倍、1.6倍。 ”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宋雯介绍,从保障能源供应的基础设施来看,我国将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系统,发电装机24.7亿千瓦,超过G7国家装机规模总和。 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226万公里,建成投运特高压输电线路33条,西电东输规模近3亿千瓦。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何洋在介绍推进重大电力项目建设投产情况时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生产电源达到7000万千瓦。 从2021年7月到今年6月底迎来高峰夏季,各类电源投产总量为1.8亿千瓦。 另外,中国新增生产了陕北至武汉、白鹤滩至江苏等省区的输电线路,增加了对华东、华中地区的运输能力1200万千瓦。
从油气来看,宋雯表示,目前我国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形成,管网规模超过18万公里,比10年前翻了一番,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进一步巩固。
10年来,促进绿色转型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突破11亿千瓦,比10年前增长近3倍,占世界可再生能源设备总量的30%以上。 水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设备规模和在建核电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宋霁说。
宋雯还表示,我国已建成充电基础设施约400万台,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网络。 我国累计建成的氢气站超过270座,约占全球总数的40%,居世界第一。
将来会看到更多清洁低碳的能源基础设施。
10年来,能源惠民利民成果丰硕,能源普遍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人人享有电力”得到有力保障,能源民生基础设施日益普及。 “城乡用能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十年间从22.5%提高到27%,提高了约5个百分点,人均用电量超过了英国、意大利等国家。 ”宋霁说。数据显示,10年来,国家在农网改造方面投资超过4300亿元,先后实施不间断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和农网改造升级,大电网覆盖所有县级行政区,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发展全面完成光伏扶贫工程,累计建设装机2636万千瓦,惠及10万个村庄; 应因地制宜实施采暖设施改造,北方地区清洁采暖率达到73.6%。
有趣的是,10年来,新的能源基础设施也在蓬勃发展。
据介绍,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智能电网建设加快,2021年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超过90%。 智慧煤矿加快建设,建成多个5G+智慧热电厂,已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800多个,生产物联网系统覆盖多个油田; 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迅速,规模超过400万千瓦。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构建了多元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形成了横贯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能源基础设施网,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宋